余华说:“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戏太多了。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在某个阶段,每个人都会陷入这种内耗。这很正常,但也要及时走出来。精神内耗正在掏空大学生的内心,研究发现,约有30%~40%的大学生存在着不良情绪调节策略,例如思维反刍、回避和抑制等。 一、什么是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你在摆烂,但你其实并不想摆烂。你想努力,想自律却在摆烂中无法自拔。你每天都活在身心不一的煎熬之中,所以身心疲惫。
二、为什么会产生精神内耗?
1、认知不协调:
当个体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不舒适状态。
2、不同的行为方式与习惯:
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
3、个性化:
大众化的基础上加上个性和另类,负面的个性化。
4、压力过大:
当个人面临过大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或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容易感到疲劳和压抑。
5、睡眠障碍:
长期的睡眠障碍、不良的睡眠习惯或者睡眠质量不佳,也可能导致精神内耗,让人感到疲惫不堪、情绪低落。
6、过度使用手机和社交媒体:
如果个人过度使用手机和各种社交媒体,会使得注意力分散、精神疲劳、情绪不稳定,进而导致精神内耗。
7、情感冲突: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情感与情感上的差异,并成为行为的动因时所造成的冲突。
三、如何停止精神内耗?
1、充足的睡眠时间:
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可以长时间熬夜,主要是过度熬夜之后很可能会导致精神内耗,从而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2、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平稳的情绪,这样才能够使身体变得更加健康一些,有助于缓解焦虑的情绪。
3、适当运动:
平时要适当的进行一些有氧运动锻炼,比如散步、跑步等,在运动过程当中能够调节植物神经,保持身心愉悦,有助于改善情绪方面的问题,停止精神内耗。 除以上比较常用的方式以外,也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调整,结合自身情况做改善。同时,若感觉自己无法摆脱精神内耗的困扰,一定要及时寻找辅导员或者心理老师的帮助。
在人生某个阶段,每个人都会陷入这种内耗。这很正常,但也要及时走出来。精神内耗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自私而不自知,另一种是精神上过分追求完美,行动跟不上想法,急于事成,最后造成焦虑不安。走出精神内耗最好的方式,是理解、接受、放下和改变,最重要的不是想,而是要自我行动。
最后愿大家接纳自己拒绝一切精神内耗积极关注自己心理健康在大学广阔的舞台上砥砺奋进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脚踏实地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
作者:王铭彬 编辑:张梦涛 审稿:杨千 徐洪璐 终审:成洁萍